0.1元入场捕鱼

图片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部门动态
走田头、游名馆、进课堂——区残联开展残疾人农村实用种植技术培训?
来源:海门区残联 发布时间:2025-04-30 字体:[ ]

4月25日下午,区残联在常乐镇开展残疾人农村新型实用种植技术培训活动,近40位残疾人朋友参加。此次活动通过“走田头、游名馆、进课堂”三个特色鲜明的阶段,为残疾人朋友带来一场丰富且实用的学习之旅。

走田头——参观田间大棚种植

活动首站,大家来到常乐镇的氨酯汀兰(南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踏入基地现代化的大棚内,一排排立体生长的绿化植物郁郁葱葱,充满生机。与传统种植不同,这里的植物全都生长在1cm厚,类似海绵的高分子材料(科培基)上,该材料能高效吸收水分中的养料,且可循环使用,一料多用,大大提高了种植效率。公司项目负责人杨经理不仅详细介绍了立体种植的原理和优势,还现场展示了先进的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直观展现了立体种植在节省空间、便于管理、节约成本等方面的显著特点。这种新颖的种植方式和先进的农业设施,让残疾人朋友们大开眼界,大家不时提出问题,与负责人展开热烈交流。

游名馆——参观张謇青少年研学中心

随后,一行人在杨经理的带领下,来到附近的张謇青少年研学中心,“我们公司的‘草木计划’灵感正是来源于张謇先生的名言:天之生人也,与草木无异,若遗留一二有用事业,与草木同生,即不与草木同腐。”杨经理说,在中心专业讲解员的引领下,残疾人朋友们沿着馆内精心布置的展陈路线,深入了解张謇这位清末状元、著名教育家、实业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波澜壮阔的一生。展厅中,珍贵的历史照片、文献资料和实物展品,生动呈现了张謇在实业救国、教育兴邦等方面作出的卓越贡献。大家认真聆听讲解,驻足观看展品,深受触动和启发,纷纷表示:“张謇先生敢为人先的魄力、心怀天下的担当,为自己面对生活挑战、追求人生价值树立了光辉榜样。”

进课堂——农村实用种植技术培训

参观结束后,残疾人朋友们有序走进培训教室,开启高分子材料无土栽培技术专题培训。每个学员面前课桌上整齐摆放着卷卷种植杯,里面有高分子材料——科培基和种子,培训老师手持实物样品,配合图文并茂的PPT,深入浅出地讲解:“科培基作为新型高分子代土材料,拥有95%以上的超高孔隙率,这意味着它能像海绵一样,以普通土壤 3倍的效率锁住水分和养分。更值得一提的是,这种材料可重复使用5-8次,大大降低了长期种植成本。”讲解过程中,老师通过高清图片和视频,展示了科培基在立体种植墙、家庭阳台绿化以及直播场景中的创新应用,大家听得兴致勃勃。

实践操作环节,老师将科培基材料轻柔展开,教大家如何将种子嵌入科培基种植孔和和后续生长管理要点,一位学员分享道:“科培基轻便干净,占地空间小,在家种植也不用担心泥土弄脏地面。用它种些蔬菜花卉,既能美化环境,还能吃上新鲜蔬果,一举多得!” 培训现场氛围热烈,大家在交流与实践中,逐步掌握无土栽培的关键技术。

“活动组织的很好,我们都收获满满,感谢残联和公司提供的学习机会!”肢障残疾人沈飚说,其他残疾人朋友也纷纷表示,活动形式新颖、内容实用,希望以后能有0.1元入场捕鱼类似的培训机会,帮助他们提升就业创业能力。

海门区残联每年都会组织残疾人参加农村实用种养殖技术培训。此次活动创新形式,将实地参观、文化学习与技能培训有机结合,寓教于乐,深受残疾人朋友喜爱。未来,区残联将持续关注残疾人需求,积极链接多方社会资源,开展0.1元入场捕鱼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教育培训活动,助力残疾人增长知识、提升技能,更好地融入社会、实现自身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