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今年以来,面对严峻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和超预期的疫情影响,全区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中央和省市区委决策部署,始终紧扣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高质量发展争先进位总目标,全面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大要求,以“招商引资突破年、营商环境提升年、能力作风建设提升年”为关键抓手,全力以赴实施“五大新工程”、打造“五个示范区”,克难奋进推动全区经济和社会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35亿元,同比增长3.1%(预计,下同);
——同口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6亿元,其中税收收入63亿元;
——工业投资增速7%;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21亿元,增长3%;
——外贸进出口总额340亿元,增长5.4%;
——规模工业应税销售1280亿元,增长30%;
——注册外资实际到账4.2亿美元;
——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6.2万元和3.5万元,同比分别增长5%、7%;
——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2.77%;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47%;
——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万人;
——节能减排、空气质量和地表水水质完成省市目标任务。
对照区十八届人大第一次会议确定的目标,14项主要指标有11项达到或超过预期。受宏观经济环境和疫情反复等因素影响,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增大,地区生产总值增速低于预期4.4个百分点,但高于南通平均水平,居全市第一方阵;工业投资增速低于预期11个百分点,但大项目、新项目有望持续发力;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低于预期7个百分点,但总量持续增加,预计全年增幅列全市前三。
具体来说,积极应对风险挑战,主要抓了以下五个方面工作:
(一)始终坚持稳字当头,经济运行持续向好。
重大项目支撑有力。建立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等经济工作推进“六项机制”,实体化运作招商引资攻坚指挥部,完善“4+6+7”招商体系、招商实绩“龙虎榜”等制度,成功举办2022海门经贸投资洽谈会等系列活动32场次,新签约超5亿元重大产业项目55个。33个项目列入省市重大项目,位居南通首位。澳斯康生物制品项目入选国家“十四五”规划重大工程项目。工业经济企稳回升。实施产业强链、产业倍增等“三年行动计划”,先进制造业支撑有力,规上工业应税销售首次突破千亿大关,新增百亿级企业2家,实现零的突破;应税销售超10亿元企业15家,新增规模工业企业130家。还原留抵退税、缓税后,预计全年制造业税收贡献度达40.3%,同比提升6.3个百分点。新增国家企业技术中心1家、省企业技术中心4家,省星级上云企业42家。开展工业用地提质增效行动,盘活闲置及用而不足土地1038亩。现代服务业提质增效。完成服务业应税销售706亿元,新增规上服务业企业70家。新增市级服务业集聚示范区5家,数量南通最多。成功举办总部经济专题招商会,签约13个总部(楼宇)项目。招商局重工获评省级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南通唯一;3家企业获评省级两业融合试点单位,新增省级重点物流企业1家。建筑产业业态升级。建筑业产值突破2300亿元,建筑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全区获得中国土木詹天佑奖2项;3家企业入围全省百强建筑企业名单;1个项目获2021年度国家优质工程奖,2个项目获江苏省优质工程奖“扬子杯”。
(二)始终聚焦链式引领,产业转型增强新动能。
加快提升创新能级。实施创新海门三年行动计划,落实“科创载体提升”五大专项攻坚行动。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270家,新培育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家、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2家,中天钢铁获评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实现全市零的突破;新增省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2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省级独角兽企业、国家级众创空间项目实现零的突破;省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技术创新中心加快推进。加快企业上市步伐,5家企业成功报会,占全市总量45%。广泛集聚各方英才。举办第七届“海智杯”创业大赛等系列活动,率先出台“高水平打造人才发展现代化先行区行动纲要”、人才新政“35条”,30个高层次领军人才项目签约落地,“以产聚才、以才兴产”做法得到省委组织部充分肯定。重点领域改革持续深化。出台营商环境“77条”硬核举措,线上运行“万事好通·马上办”等服务平台,线下开展三级干部挂钩服务、“早餐会”等活动。会同上海宝山等11个地区共建“长三角政务服务通办圈”。项目开工“五证齐发”成为常态,企业开办实现全程免费、半日办结。新登记市场主体1.2万户,增长9.8%。全省首家国企集采中心建成投运,区农文旅集团、粮食集团和人才发展集团成功组建,国企改革和国资监管全省领先。外贸外资稳健增长。中天海港码头基本建成,全省首个“蹲苗计划”南通海门跨境电商(深圳)园区全面启动,三星镇入围省县域电商产业集聚区。完成进出口总额340亿元,市场采购贸易出口额7.5亿美元。加强外资项目引进,斯柏尔实业等11个超3000万美元项目成功落地,重大外资项目建设在南通名列前茅。加快北欧产业园等重大载体建设,招商局重工公共保税仓顺利获批。
(三)始终突出融合主题,城乡建设彰显新面貌。
交通枢纽加快构建。坚持对外通道与对内工程同步建设,海太长江隧道、北沿江高铁开工建设,南通新机场取得实质性突破,疏港铁路建成通车,洋吕铁路、南通绕城海门段、长江路北延等工程有序实施,S222、G40常乐互通、S356西段、刘余南线纳入国土空间规划,沿海5万吨级船舶史上首次实现直接靠泊。沪陕高速海门至南通段实现差异化收费。城市更新深入推进。“三区三线”划定方案获批启用,新增城镇开发边界27.2平方公里。全面优化区域空间布局,稳步推进长江路提升改造、珠江路提升改造等8个市政项目;切实提升绿化品质,新建小游园10个、小微空间5个,新增城区公园绿地6.7万平方米。启动城市更新三年行动和六大重点片区建设,海南新村等6个老旧小区(片区)改造项目序时推进,为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10台,更新燃气管道26公里。提前超额完成年度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任务,序时推进2022年20万平方米人才公寓建设。乡村振兴提质增效。“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实现全覆盖。4.1万亩高标准农田项目主体工程完成,粮食实现面积、单产、总产“三增长”,“菜篮子”绿色保供基地建设全省领先。入选国家农业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获评全省农业生产全面机械化示范区、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区。高标准农田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两项工作获省政府督查激励。“交邮合作·惠民兴村”获评交通部第三批农村物流服务品牌。
(四)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生态环境逐步改善。
坚决守牢生态底线。强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开展“卫蓝”、空气质量提升“百日攻坚”等专项行动,秸秆禁烧工作保持部、省督查“零火点”,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营运柴油货车淘汰工作全市领先。青龙河治理入选省首批入河(湖)排污口整治典型案例,地表水省市考断面优Ⅲ类比例、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均达100%。容汇锂业获评省绿色发展领军企业。完成开发区污水处理厂、海川水务二期工程建设。生态环境损害“劳务代偿”全国首创,“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工作获省政府表彰。江海岸线魅力尽显。大力推进沿江沿海生态景观带、张謇历史人文记忆轴建设,沿江生态景观带建设成效南通领先。高标准建设水利工程,建成沿海绕行线4公里,实施青龙港闸拆除重建。张謇国际公园开工建设,青龙港生态绿地、东布洲长滩公园完成改造提升,望江楼开展试营业。文旅产业发展质效受省政府督查激励表彰,获评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常乐镇获评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人居环境有效改善。系统推进4个被撤并镇区整治工程,深入开展“三美一高”乡村建设,完成农村改厕1.6万户,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1.3万户,整治“三棚”3万座。改造危旧农房1300户,农村房地一体发证工作南通领先。农村公路养护质量全省第一,农村河道长效管护全省第一等次。深入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实现自然村(组)全覆盖。建成美丽宜居乡村477个,美丽宜居乡村建成率达95%,新增省特色田园乡村2个、省传统村落1个。
(五)始终坚守人民情怀,社会环境安定和谐。
就业富民扎实推进。落实省、市援企稳岗政策,全年新引进高校毕业生583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低于省市平均水平。创新打造“才聚东洲、职在海门”招聘服务平台,率先开展“人才夜市”活动,累计提供就业岗位4.2万个。城乡居民基本养老金两次提标,社会保险扩面征缴有序推进,基本社会保险参保率均超98%。延续执行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政策,为企业拨付稳岗返还补贴4104.88万元,稳定就业岗位9.9万个。社会事业稳步推进。35件为民办实事项目全部完成,财政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达83.2%。创成全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市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成效明显地区”,高考本一本二上线率、清华北大上线人数等保持全省前列,海门中专校企合作项目获评教育部典型案例。体育中心交付使用,职工服务中心完成主体工程。高度关注“一老一小”,区为老服务中心建成投用,养老机构实现医疗服务全覆盖,千人拥有托位数3.13个,“1+3+N”国企普惠托育模式全国推广,“15分钟医保服务圈”建设省市领先,县域内就诊率达90%。新业态劳动者群体工会工作全省领先,实现省双拥模范城“九连冠”。区域治理取得突破。意识形态、经济金融等领域安全稳定,入围全省首批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创建名单,“党管安全生产”等经验全省推广,政府债务率处于绿色区间。“新百千万工程”成效明显,综合执法可视化联动指挥平台和社情民意监测预警平台全省首创。社会矛盾纠纷调处中心实体化运行,获评“全省信访工作先进县(市、区)”“全国依法治理创建活动先进单位”,法治建设获中央依治办督察组充分肯定,扫黑除恶综合绩效位居全市前列。
总体来看,面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叠加,全区上下坚定扛起稳住经济大盘的政治责任,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但仍存在“工业化不足、城市化滞后”、经济运行基础不够扎实、项目建设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活力还需进一步释放、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尚需提升、部分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滞后等薄弱环节。
二、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十四五”发展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展望2023年,国际经济形势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因素仍然存在,新冠病毒影响还在延续,对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仍有较大影响。从国内看,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牢固,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经济社会风险点增多。但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各项政策效果持续显现,明年经济运行有望总体回升。从我区看,北沿江高铁、海太过江通道等战略性工程加速推进,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实施,“同城效应”加速显现,海门迎来重要战略发展机遇期。我们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跨江融合总方向、高质量发展争先进位总目标,加快打造“一示范四城市”,当好全省“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领跑者,全力推动中国式现代化海门新实践开好局起好步。
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性系统性协调性,立足海门实际,2023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安排如下:
1.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5%左右;
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0亿元(自然口径);
3.固定资产投资增速6%;
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5%左右;
5.外贸进出口总额360亿元;
6.规上工业应税销售增长30%;
7.注册外资实际到账3.8亿美元、力争4.5亿美元;
8.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
9.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2.85%;
10.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46%;
11.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万人;
12.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完成省市目标任务;
13.PM2.5浓度、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完成省市目标任务;
14.地表水省控断面优于Ⅲ类水质比例100%。
现对2023年主要预期目标作具体说明:
(一)0.1元入场捕鱼经济发展预期目标
1.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5%左右。一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和省、市工作安排,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统筹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二是与省市目标、“十四五”规划目标相衔接,既要守住稳增长、保就业、保民生的底线,也从调结构、转方式、防风险的角度考虑,为应对不确定不稳定因素留有空间。三是体现在发展大局中的自觉担当和主动作为,随着重大产业项目投产带动,全区工业运行态势持续向好,我区以民营企业为主的经济结构具有更强的抗压韧性,“压舱石”作用进一步增强,实体经济加快壮大,营商环境持续改善,一批资本、项目纷纷落户我区,将为海门全区的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0亿元(自然口径)。要加强统筹协调,全力做好组织收入工作,持续推进土增税清算、股权转让、大基建开票等重要税源征缴工作,千方百计稳住收入盘子。坚持“应收尽收”,加强对分税种、分行业、分地区等不同维度的收入监测,推动税费收入结构更加优化。在充分论证并开展财政承受能力评估的前提下,积极拓宽融资渠道,用好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探索新型融资模式。进一步推动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3.固定资产投资增速6%。扩大有效投资是当前宏观政策发力重点,要坚持以重大项目为抓手,持续扩大有效投资,力争全年新开工5亿元以上产业项目30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不少于15个。着力抓好北沿江高铁、海太通道等基础设施工程和俐马纺织、海螺新材料、中天一期二步、中航钛合金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实现工业投资增长10%。主动对接省市技术创新改造惠企政策,以推动企业技术创新拉动新一轮研发及产业投入。激发民间有效投资活力,鼓励0.1元入场捕鱼民间资本以多种形式参与政府投资项目和各类基础设施建设。
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5%左右。积极应对需求收缩、消费不振是保持经济增长运行在合理区间的关键。坚持稳住大宗消费、壮大新型消费、优化消费平台载体三向发力,加快释放扩消费政策效应,打响“约惠海门 品质生活”促消费活动品牌。充分利用“双十一”“双十二”等重要消费节点,组织大型商超、汽车商会、餐饮商会等开展系列促消费活动,持续激活消费潜能。进一步增强高端消费供给,积极打造城市商圈,鼓励首店进驻、首发新品等新模式新业态发展,积极培育定制消费、智能消费等新消费热点。
5.外贸进出口总额360亿元,注册外资实际到账3.8亿美元、力争4.5亿美元。促进外贸优进优出,深化“市场采购贸易+跨境电商+海外仓+中亚班列”联动发展模式,积极探索“政府+公司”外贸发展路径,持续推进外贸新业态融合发展。推动各招商主体加大外资项目信息的捕捉与引进,重点是超亿美元重大外资项目、制造业外资项目、高技术产业外资项目、世界500强外资企业、独角兽外资项目等。充分利用省市相关政策,引导企业补差补缺,积极申报跨国公司地区总部与功能机构、外资研发中心。
6.规上工业应税销售增长30%。以争创“全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为引领,深入实施“1532”工业大企业梯度培育、小微工业企业列规增收等系列行动方案,净增规模工业企业100家,培育应税销售超10亿元企业25家,其中20亿级5家、30亿级5家、50亿级2家、100亿级2家、300亿级1家,全力打造“百亿领航、五十亿带动、十亿支撑”的企业发展矩阵。优化完善单项冠军、专精特新企业培育机制,新增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8家。切实优化涉企服务,确保中天钢铁一期一步3号线和当升科技四期如期投产达效。鼓励企业瞄准核心技术、关键技术研发,强化技改创新,力争新增市级及以上企业技术中心9个、首台套产品3个。深入推进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新增星级上云企业20家、市级以上智能车间及智能示范工厂8家。
(二)0.1元入场捕鱼转型升级预期目标
7.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2.85%。以争创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指引,加快形成“创新链与人才链双向融合、产业链与资本链双轮驱动”的创新生态海门模式。探索用好科创基金,加快建立“科创基金+科创项目+科创平台”共建共享机制,不断提高“基地+基金”的发展粘性。鼓励企业主动承接沪苏外溢创新要素、加强与科研院所联合攻坚,构建龙头企业牵头、高校院所支撑、各创新主体相互协同的创新联合体。推进省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技术创新中心、肉鸡种业研究院向新型研发机构发展。
8.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46%。充分发挥科技招商中心作用,瞄准生物医药、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多维度拓展科创人才项目来源,招引科创项目不少于100个。建设科技型中小企业和雏鹰、瞪羚、独角兽企业有机衔接的创新型企业梯队,净增高新技术企业50家。深化沿江科创带“两城一园”建设,不断提升沿江科创带建设质量与内涵,全面加强与大院大所深度对接,打造复旦科技园软件中心,力争年内落户东南大学技术转移中心海门分中心、南京邮电大学物联网研究院海门分院。
9.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PM2.5浓度、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地表水省控断面优于Ⅲ类水质比例完成省市目标任务。持续推进“美丽海门”建设,坚持源头治理、标本兼治,坚定不移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统筹推进PM2.5和臭氧协同控制,持续推进大气污染治理工程,抓细抓实扬尘污染管控、秋冬季秸秆禁烧、烟花爆竹禁燃禁放等工作,确保我区PM2.5改善幅度全省领先。全面推进入河排污口整治,优化水质预警机制,确保省市考核断面优Ⅲ类比例保持100%。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推进清洁生产和能源资源节约高效利用,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加快培育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设计产品等绿色制造企业(园区),有序推进全区光伏规模化开发利用。
(三)0.1元入场捕鱼民生改善预期目标
10.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坚持扩大收入总量与缩小收入倍差一体推进,聚焦高校毕业生、技术工人、中小企业主、个体工商户、进城农民工等重点人群,加快壮大中等收入群体。提高劳动报酬要素参与分配比例,健全工资合理增长机制和按业绩贡献决定薪酬的分配机制。扎实推进农民收入十年倍增计划,拓宽增收致富渠道,聚焦富民强村,完善农村低收入人口增收机制,推动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不断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11.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万人。畅通就业渠道,搭建人力资源精准供需对接平台,常态化开展线上线下多种形式招聘会,全年开展招聘活动140场,提供就业岗位3万个,进一步拓展劳务合作基地,为骨干企业发展和重点项目落地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保障。深入实施创业富民计划,完善创业政策,扩大支持范围,持续开展创新创业大赛等,挖掘更高质量创业项目,带动我区创新创业热潮,培育自主创业3000人以上。以“强技能、扩就业、促增收”为目标,深入实施技能提升行动,全年开展就业技能培训5000人,新生代农民工技能培训15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