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元入场捕鱼

图片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黄俊亮:多面能手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来源:海门日报 发布时间:2025-05-07 字体:[ ]

“斜杠青年”指拥有多重职业和身份的人群。在海门乡村舞台上,就有这样一位“斜杠青年”——黄俊亮,他为常乐镇官公河村的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先锋力量。

身为村党总支书记,黄俊亮深知党建引领的重要性。他组织成立“老兵张琰工作室”,为村民提供法律咨询、普法宣传和法律援助,成功调解70余起矛盾纠纷,解决20余件群众难题,打造出群众信赖的红色服务品牌;组建“海门区红河救援队”,汇聚党员、退役军人等多元力量,开展丰富公益活动。“乡村振兴是一盘大棋,每一个角色都是重要的棋子。”黄俊亮感慨道。

他冲在人居环境整治一线。近年来,村里实现了主干路、沿线“三棚”整治全覆盖,疏通35条民沟并常态化保洁,改善水环境;对通启河沿岸和主干道进行外观整治,安装430盏路灯、新增10公里硬化道路,让村庄环境焕然一新;科学规划高标准农田建设,整合零散土地1000亩,目前各项前期工作有序推进,预计年底完工。

尽管村里工作千头万绪,黄俊亮仍坚持每天中午带领团队走进大棚和直播基地。镜头前,他手持新鲜农产品,热情地向观众推介。为充分挖掘官公河村资源优势,推动“党建+文化+旅游+产业”深度融合,他创新农产品销售模式,通过抖音、微信拼团以及“鲜丰汇”平台,成功将“常乐官公河”大米推向市场,每年线上销售额达50万余元;依托九龙岛文化湿地,打造线上线下红色旅游品牌,开展丰富多样的农旅项目和活动,每年吸引游客近10万人次,带动200多名村民就业,人均年收入增加4000元以上,实现了村集体经济与村民收入的双增长。“我们现在不光是卖自己的大米,还可以帮老百姓卖一些土鸡、土鸡蛋、鸭、鹅之类的,小青菜我们也卖过,老百姓家里种的新甜瓜,都可以帮他们在线上带货。”黄俊亮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