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元入场捕鱼

图片
索引号: 014246482/2023-07679 分类: 其他\其他    通知
发布机构: 南通市0.1元入场捕鱼 文号: 海政发〔2023〕17号
成文日期: 2023-10-30 发布日期: 2023-11-13 有效性: 有效
名称: 区政府0.1元入场捕鱼印发《海门区培育创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实施方案》的通知
索引号: 014246482/2023-07679
分类: 其他\其他    通知
发布机构: 南通市0.1元入场捕鱼
文号: 海政发〔2023〕17号
成文日期: 2023-10-30
发布日期: 2023-10-30
有效性: 有效
名称: 区政府0.1元入场捕鱼印发《海门区培育创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实施方案》的通知
区政府0.1元入场捕鱼印发《海门区培育创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实施方案》的通知
来源:南通市0.1元入场捕鱼 发布时间:2023-11-13 字体:[ ]

各区镇(街道)政府(管委会、办事处),区各委办局,区各直属单位,各垂直管理部门(单位):

现将《海门区培育创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南通市0.1元入场捕鱼

2023年10月30日

  (此件公开发布)


海门区培育创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实施方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0.1元入场捕鱼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工作要求,进一步做好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培育创建工作,制定《海门区培育创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实施方案》,重点在市场环境、政策环境、法治环境提出有突破、可操作、具特色的措施,在生命健康产业方面形成一个特色示范项目,计划通过两年时间,完成培育期各项任务,提高海门区民营经济质量和效益,为全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探索路径、积累经验、贡献力量。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国家和省市0.1元入场捕鱼支持民营经济改革发展的有关意见,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以提高民营经济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探索实施一批突破性、引领性、彰显海门特质的改革举措,着力提升海门民营经济综合竞争力,为推动民营企业积极融入中国式现代化海门新实践提供强力支撑。

二、主要目标

到2024年底,民营经济增加值达1200亿元,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73.5%,民营企业税收额占税务部门直接征收总额比重达85%,民营投资占全社会投资比重达90%,民营企业数量3万家,民营企业数量占市场主体比重达25%,规上民营企业利润总额超70亿元,规上民营企业研究与发展经费内部支出(研发支出)总额超39亿元,民营上市公司数量10家,入选省工商联发布的民营企业200强数量5家。

三、主要任务

(一)探索营造有利于民营经济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紧扣民营企业发展需求,营造有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市场环境。在质量提升、知识产权保护、信用修复等重点领域加强服务管理,创造公平有序良好竞争环境。高质量推进民营企业标准化建设,指导民营企业及时淘汰落后标准。实施专利转化“雨露计划”、知识产权“指南针计划”、商业秘密“保险箱计划”,为民营企业知识产权认定、转化、保护提供全流程服务保障。建立民营企业失信提示和失信预警机制。

1.大力开展质量强企行动。服务生产许可证目录内民营企业证书新申领、续证,帮扶其产品质量提升。利用“旗舰领航”“家纺质量合作社”等平台,筑牢民营企业产品质量安全底线,确保产品质量抽检整体合格率90%以上。积极开展民营企业首席质量官培训,新增首席质量官100名。新增质量管理体系获证企业40家。落实小微企业“苏质贷”10家。

2.高质量推进企业标准化建设。加快标准化专业机构建设,对有能力申报标准化分技术委员会或标准化工作组的民营企业,开展调研指导。对已建立标准化工作组的民营企业,指导工作组开展相关工作,提升民营企业行业话语权。指导民营企业淘汰落后标准,积极推动民营企业参与各类标准制修订工作,力争制定各类标准100项,其中国家、行业标准8项。

3.实施特种设备服务提优工程。培育电梯维保星级单位2家。聘请第三方机构完成对海门区50家起重机械使用单位的监督检查。依托南通市级的叉车租赁使用共享平台,实现叉车资源统筹高效利用,减少民营企业投入成本。

4.深入开展专利技术转化“雨露计划”。发挥知识产权对民营企业创新发展的引领和促进作用,助推产业转型升级。推动40家以上民营企业实现专利技术转化120件以上,推动50家以上创新型民营企业实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6亿元以上。

5.落实知识产权“指南针计划”。依托南通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家纺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的知识产权快速维权机制,对上市、拟上市、走出去民营企业提供知识产权风险评估服务。

6.推动落实企业商业秘密“保险箱计划”。依托企业商业秘密保护综合服务平台,为全区专精特新民营企业提供商业秘密保护线上培训指导、示范文本指引、自我风险评估和绿色维权通道等服务,打造商业秘密“保险箱”。

7.全面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推广应用“公平竞争e审查”监测评估信息化系统,实现政策文件公平竞争审查全覆盖,及时清理妨碍统一市场公平竞争的政策措施。定期开展政府采购预选库、资格库、名录库等专项排查清理,不得将在本地注册企业、在本地设立分公司或者办事处、采购本地供应商、进入本地扶持名录等与中标结果挂钩。

8.投标保证金、履约保证金即时退还。进一步减轻民营企业资金占用成本,缓解资金压力。建立投标保证金收退新机制,全过程智能化处置,“授权申请、延时报警、到点触发”,交易完成无招投标异常即实现退款到账。建立履约保证金智能管理系统,“全程网办、到期提醒、状态查询”,项目完成即实现履约保证金退还。

9.强化“信用+双随机”结果运用。对非重点监管行业、民营企业,实施“触发式”监管,做到无事不扰。强化民营企业业务指导培训,“双随机、一公开”移动APP使用率不低于30%。进一步提升跨部门监管效能,做到分类分级“精准查”、内部整合“一起查”、部门联动“一次查”的融合监管,引导监管资源“好钢用在刀刃上”。

10.建立失信提示预警机制,高效开展“信用修复”。建立市场主体失信提示和失信预警机制,对市场监管、纳税等领域违法失信市场主体实现信用修复自动提醒功能。运用企业信用云修复平台,做到让“数据多跑路,企业少跑腿”,开展民营企业信用修复培训和指导,引导和服务行政相对人主动纠正违法失信行为,保障信用主体合法权益,全力为民营企业纾困解难,发挥信用建设对优化营商环境和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

(二)探索完善有利于民营经济长足发展的政策环境。贯彻落实稳增长、调结构、强能力和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等系列惠企政策,帮助民营企业享受政策发展红利。依托海门“万事好通·马上办”一站式企业发展数字化服务平台,优化政策解读、匹配、兑现等服务。深入推进产业链微循环,采取“线上”+“线下”两种模式促成民营企业间合作发展。在金融服务、税费管理、物流运输等领域进一步拓范围、降门槛、优流程、送实惠,切实减轻民营企业负担。

11.强化惠企政策落实,助力民营企业发展。结合海门发展实际,落实出台支持民营企业稳增长、调结构、强能力和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的政策措施,加大财税支持力度,降低民营企业运营成本,提振民营企业发展信心,实现高质量发展。

12.深化“万事好通·马上办”平台作用。立足民营企业发展需求,加强一站式企业发展数字化服务平台建设,制定实施平台运行管理办法,优化政策解读、匹配、兑现、企业诉求等方面的服务功能。制定惠企政策“免申即享”“简申快享”清单并组织实施。

13.推进产业链供需对接,畅通产业微循环。围绕辖区民营企业产品、省首台套技术装备和关键核心零部件、制造业单项冠军和专精特新民营企业产品、应用新技术和新工艺生产的创新产品等重点企业和重点产品,实施本地工业产品对接本地市场专项推介工程,采取“线上”+“线下”两种模式,助力民营企业推广产品,促成辖区民营企业间合作发展。

14.全面提升转贷服务水平。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平均年化综合担保费率不超过1%。全面提升转贷服务水平,民营企业通过合作银行申请转贷服务,1000万元以下、10天以内的转贷业务实行优惠费率,日利率低至0.3‰以内。

15.加强政银合作,提升企业融资便利度。推广“苏岗贷”政银合作产品,持续发挥省市普惠金融发展风险补偿基金作用,积极推进“小微贷”“苏科贷”“江海贷”等财政金融合作产品信贷业务,撬动0.1元入场捕鱼的金融资源投向实体经济。

16.优化富民创业贷款服务。贯彻落实《0.1元入场捕鱼进一步做好富民创业担保贷款工作的通知》,拓宽富民创业担保贷款享受对象,对于重点群体第一次贷款据实全额贴息;对符合贷款申请条件的重点群体进一步简化流程、优化服务。

17.推进物流业降本增效。根据《南通市城市绿色货运配送企业考核管理和车辆运营奖补方案》,对认定为城市绿色货运配送民营企业且企业新能源配送车辆符合相关条件的,给予每辆最高不超过2万元的运营奖补。新增40个新能源配送车辆临时停靠泊位。深入推进多式联运发展,支持引导民营企业降低物流成本。

18.压缩留抵退税时间,税费优惠直达快享。正常留抵退税平均办理时长压缩到5个工作日内,缓解民营企业资金压力。大力推行社保优惠政策“免申即享”办理模式,减轻民营企业负担。

19.强化涉企收费监督,助力企业“轻装前行”。在重点民营企业设立涉企收费检测哨点,指导民营企业设置收费联络员,畅通民营企业求助反馈渠道,在金融、公用事业单位建立涉企收费督导制度,防范违规收费行为。加强对转供电单位的监管,严查转供电等环节价格违法行为。持续减轻水保收费,按现行标准的80%收取水土保持补偿费,按80%标准收取水资源费省级部分。

20.建立创新容错机制。营造勇于创新、宽容失败的创新氛围,根据《南通市科技创新促进条例(草案)》,对财政资金支持的探索性强、风险度高的科研项目,未取得预期成效但尽到勤勉尽责义务的,可以免予追究相关责任,最大限度解放和激发科研人员科技创新的巨大潜能,进一步促进创新能力提升和科技成果转化。

(三)探索健全对民营企业平等保护的法治环境。充分发挥法治对民营经济环境的引领、规范和保障作用,创新创优监管机制、拓展法律助企服务,更大程度激发民营企业活力。深化包容审慎司法理念,新增从轻处罚“第五张清单”。推动涉企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创新开展行政裁量基准和免罚轻罚清单专项监督和联合监督。

21.实施包容审慎监管“五张清单”。严格执行市场监管领域轻微违法首违不罚、免予处罚、减轻处罚、不予行政强制措施“四张清单”。新增广告、商标、计量等轻微违法从轻处罚“第五张清单”。加强包容审慎执法和免罚轻罚清单实施培训,切实提升执法规范化水平。

22.推进安全生产执法“三会一单”工作法。推行执法前召开执法告知会,告知执法检查程序、检查内容、处罚依据等;执法中召开现场启动会,介绍执法检查的目的、执法检查人员组成、执法检查内容等;执法后召开警示教育会,通报已执法情况、典型案例等,充分发挥警示教育作用,指导民营企业及时自查自纠,认真整改同类问题隐患。推行线上数据巡查监测,推进“线上预警监测+线下精准执法”非现场监管,提升线上巡查比例,营造“无事不扰,违法必究”的环境。

23.提升法律服务供给质量。加强“法企对接”,围绕中小微民营企业及其从业人员法律服务需求,开展法治副总进民营企业、中小微民营企业“微光计划”、法律服务“微诊断”等活动,落实助企纾困政策措施,为中小微民营企业提供公益性法律服务。加强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法律服务,持续优化产业链+法律服务,推出涉企法律服务清单,开发一批涉企法律服务产品。加快推进民营企业公司律师制度,推动有条件的民营企业设立公司律师。

24.促进行政执法规范提质。创新开展行政裁量基准和免罚轻罚清单专项监督和联合监督,以监督效能促进执法质量提升,为市场主体释放0.1元入场捕鱼发展空间。探索制定附条件免除涉企行政处罚加处罚款的可行性措施,推动提高行政机关非诉行政处罚类案件执结率,帮助失信民营企业开展信用修复,恢复正常生产经营。加强包容审慎执法和免罚轻罚清单实施培训,提升执法规范化水平。

25.打造“无忧”金盾服务品牌。聚焦“事无忧、企无忧、民无忧”,出台公安机关服务高质量发展二十条措施,优化警务服务供给结构,提升公安服务品质;组建商会警务服务站“商无忧”服务队伍,全力保障中小微民营企业健康发展;优化商会融入基层社会治理机制,增强商会凝聚力和影响力,促进“平安—发展”双循环。

26.推动涉企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开展涉企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专项行动,加强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建设,积极推动在民营企业中建立人民调解组织。推广商业秘密在线公证,创新“公证+金融”服务模式,充分发挥公证书的强制执行效力,助力防范化解金融市场风险。

27.提升便企利企司法服务品质。深入推进网上立案、跨域立案、在线调解、电子诉讼,确保涉诉民营企业线上线下诉讼活动有机衔接、高质高效办理。持续纵深打造涉企直通工作室品牌,为民营企业及民营企业家涉诉纠纷提供便捷司法服务。丰富一站式多元解纷“菜单库”,发挥金融、商会商事、建设工程等诉调对接机制效能,推动0.1元入场捕鱼纠纷解决在诉前,降低民营企业维权成本。纵深推进“分调裁审”改革,探索繁简分流新模式,让简案审理驶上“快车道”。坚持“一个纠纷一个案件”理念,推动程序内有效解纷,提升服判息诉、案结事了效果。编撰行业经营法律风险防范建议宣传册,深入企业开展常态化普法宣讲活动。

28.坚持善意文明执行。常态化开展涉企案件集中执行,建立执行案款发放“绿色通道”,及时兑现企业胜诉权益。深化“365”全流程无纸化执行模式改革,建立执行无纸化运行新机制,推进执行一键式管理系统建设,确保各类执行事务及时妥善处理,续封续保、解封解冻等工作高效顺畅办结。制定现场执行标准化规范,结合全程监督,加强执行规范化改革。跟踪调解案件进行执前督促,着力提升调解案件自动履行比例。对暂时陷入困境的企业,依法审慎采取强制措施,以达成和解协议、“活封”“活扣”等方式“放水养鱼”、实现双赢。开展涉民营企业执行积案专项攻坚行动,坚持快立快执快结,缓解企业资金压力。(牵头单位:法院)

29.全面推进涉案企业合规改革。坚持平等保护与促进民营企业守法合规经营并重,加大民营企业合规改革试点工作力度,针对民营企业合规经营、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方面的问题,向涉案民营企业精准制发检察建议,帮助民营企业建章立制、堵塞漏洞,建立并执行有效的合规计划。引入第三方监管、评估,指导企业认真落实合规整改,完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促进民营企业合规经营。

30.完善市场主体救治和退出机制。畅通市场主体退出通道,简化破产案件办理流程,降低民营企业破产成本,引导、强制低效无效市场主体依法有序退出。发挥破产救治功能,对于暂时陷入困境但具有挽救价值的民营企业,通过预重整、破产重整、和解等程序,解决债务危机,帮助民营企业再生。深化府院联动机制建设,探索综合治理企业困境、协同处置金融风险的方法和措施,制定优化管理人管理实施办法,支持和便利民营企业破产管理人依法履行职责。对“终本库”中法人被执行人全面筛查并移送破产,实现执行程序与破产程序无缝衔接。持续完善数据协同“执破融合”制度体系,推动执转破工作执行信息化资源与商事审判全面融合,进一步提升破产审判效率。

四、特色项目——海门生命健康产业培育项目

生命健康产业是海门重点打造的优势产业,近年来实现了快速发展,也得到了省市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目前,海门生命健康产业已逐步形成以医药研发服务外包、创新药为特色,涵盖药物中间体、原料药、医药制剂及医用新材料、医疗器械、实验耗材等多领域的产业格局。

(一)海门生命健康产业发展现状

海门坚持“产业+平台+资本”的创新发展模式,通过10多年深耕生物医药产业,已初步构建起临床前生物医药开发产业生态圈,围绕药物创新技术链条,搭建了澳斯康CDMO平台(为国内首个获批疫苗异地生产许可企业、为陈薇院士研发的新冠疫苗代工)、百奥赛图抗体药物筛选平台和药理平台(建有亚洲最大的模式动物基地、自主开发的抗体基因全人源化Renmab小鼠属于国际首创,对新药研发产业发展具有颠覆性意义,缩短了药物研发周期和流程)、益诺思国家新药安全评价中心(2021年获省级公共服务平台,为南通5年来首次获得)、沈化测试国家新药安全评价中心(益诺思、沈化测试为国家四大国字头新药安全评价中心中的2个)、珂玛麒大动物药效平台等,在新药开发领域建成了从药物筛选-药理、药效-安全评价-CDMO的重大关键平台。同时澳斯康全资子公司健顺生物在海门临江新区建成全球单体规模最大的无血清培养基生产基地,培养基是生物制剂产品的关键原材料,将有效解决我国生物制药产业的卡脖子问题。

随着新区平台和资本优势的进一步凸显,海门在医疗器械领域实现了较大突破和良好布局,先后围绕先进影像设备领域引进了一影医疗(创始人以全省排名第二的优异成绩入选江苏省双创人才,荣获国家和江苏省最具成长潜力的留学人员创业企业,已获光大资本、复星资本6000万元融资,术中3D成像设备是国内唯一用于骨科的3D平板小C产品已获得二类医疗器械认证,衡山移动式三维C形臂Surgio-B51s获得三类医疗器械证)、开影医疗(荣获2020省双创大赛二等奖,即将获批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自主研制的Precision 128 MAX能谱CT是目前国内最新一代、精密度最高的产品)等,围绕高端耗材领域引进了复星医疗(复星集团布局医疗器械行业的首个项目)、科百生物等(上海科进集团旗下国内首家从事导电电极枪头生产的企业)、围绕诊断类医疗器械引进了英飞凌生物(有望成为国内首家核酸试纸条生产企业,在准备申请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相凌生物(癌症精准诊断试剂盒研发和生产,目前在申报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水熊健康等(青千计划入选者创办、病理诊断试剂盒,即将申报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

2019年,海门的临江新区与中科院上海药物所合作共建了长三角药物高等研究院和创新型工程研究院,联合高校,实施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将培养专业硕士和服务企业结合起来,创新性的采用“0.5+2.5”(半年基础理论课在研究院就读,2.5年课题研究在园区企业开展,研究课题由企业提供)、实施双导师制(1位在校导师、1位企业导师),目前已与沈阳药科大学、江西中医药大学、安徽中医药大学等7所大学达成合作,在册学生已近200人。该办学模式受到各方关注和高度认同,被认定为省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重点项目。同时,依托长三角药物高等研究院汇集政、产、学、研、资各方资源,建成了创新成果孵化转化平台,吸引了来自中国科学院、沈阳药科大学、合肥科学岛等众多项目入驻孵化,目前在孵项目达30个,涵盖创新药物、新辅料、医疗器械行业领域,其中6个项目入选2021“江苏省双创”、4个项目入选2021“江海英才”、15个项目入选海门“东洲智荟”创业项目,1家企业完成了数千万元A轮融资,并有2个创新药产品获得临床批件。另外,海门围绕药物创新研究,每年在临江新区举办中国模式动物大会、长三角新药创制高峰论坛、凯斯艾新药研发及疾病动物模型研讨会等多个高质量行业论坛,成为有行业影响力的活动品牌。

(二)发展目标

紧紧围绕优势产业高质量发展要求,加快推进生命健康产业规模化、集群化、国际化发展,全力打造长三角领先的生命健康服务外包基地和长三角知名药谷,力争到2024年末,全面打响“海门药谷”品牌。

到2024年末,在企业培育方面,医药健康企业数量达200家,医药健康产业增幅不低于30%,产值比重达50%,产值超亿元企业10家。重点培育1家上市公司,梯度培育4家上市后备公司。在创新平台打造方面,建成博士后创新工作站、院士工作站、省级以上研发机构、工程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1个以上。在人才集聚方面,科技研发类人才达1000人,其中,顶尖人才10名、海外高层次人才达30名、博士总数超100名,自主培育海门东洲英才50名、省双创人才20名,长三角药学高等工程学院在读工程硕士研究生规模达150人,建成一所专科职业技术学校或分校。在新药研发方面,推动ALLAC、GLP、GCP、药物临床批件等行业资质认证超过5个。

(三)实现路径

1.明确产业定位。生命健康产业未来重点推进:一是从医药服务外包向药物研发(包括仿制药、新药)延伸,代表企业百奥赛图基因生物、海悦康医药、布利本迅。二是从实验耗材、制药机械向高端生命科学耗材、医疗器械延伸,代表企业复星生科、一影医疗等。三是从健康食品向特殊医学配方食品延伸,代表企业冬泽特医。

2.出台专项政策。充分发挥链长制作用,形成链长牵头、区镇、部门、企业联动的发展合力。围绕打造生命健康产业集群,部署生命健康产业链,制定“一业一策”培育方案和专项扶持政策,在产业、人才、基金、平台等方面全面发力,形成培育一个企业、完善一个生态、带动一个产业链发展的连锁效应。强化产学研政交流互动,积极协调解决生命健康产业发展中遇到的关键性难题,锚定细分领域,引进拥有技术优势或资源渠道优势的项目或企业,形成细分板块高品质产业集群。

3.打造产业平台。依托海门临江新区的生命健康科创园、国际中小企业产业园、健康谷等载体平台,推动项目孵化和人才培养。长三角药物高等研究院平台依托科研院所的资源整合优势,促进全国一批技术成熟、有市场前景的科研成果在海门落地。通过开展校企联合培养工程硕士试点,为企业输送人才。高度重视技术平台建设,围绕生命健康产业发展的共性需求和关键环节,重点在高端化学药仿创平台、国际化药物制剂研发和生产平台、医疗器械关键部件规模化制造平台等重点环节,搭建一批技术先进、配套完善、综合集成、相互衔接、运行规范的公共服务平台。

4.做强产业龙头。通过澳斯康、百奥赛图等现有生命健康企业吸引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集聚海门发展,发挥大型企业的示范带动效应,以商聚商。通过龙头骨干企业的带动作用,强化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专业化协作和配套能力,同时提高配套企业创新能力。鼓励创新,在生命健康产业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发展创新型领军企业。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为重点,鼓励生命健康龙头企业整合行业资源,推动生命健康企业间、生命健康企业与科研机构间的合作与重组,扩大企业规模,增强企业实力,推动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龙头企业。鼓励药企生产研发单位加快高端化、高附加值产品研发与推广,支持其开放配置全球创新资源,融入全球研发创新网络。牵头组建一批产业技术联盟,实施一批产业核心技术研发项目,转换一批重大科技成果,重点培育一批生命健康领军企业。推动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企业创新能力建设。

5.提升产业配套。聚焦产业发展引进大院大所,放大中科院长三角药物工程学院效应,扩张专硕培养规模;加快推进安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旗下的现代医药产业学院项目进程;争取西安医药科技学校在海设立的东布洲医药科技职业学校尽早落地。高频举办品牌活动、学术论坛、高端峰会、创新创业赛事等,做强百奥赛图模式动物与医药产业大会品牌,做响长三角新药创制初创企业高峰论坛影响力。围绕新药临床机构的空白,引导鼓励本地新药研发企业加大与南通具备临床资质的医疗结构合作,同时积极引进具备临床研究资质的专业性医院,突出“小综合、大专科”特征。

6.壮大产业基金。强化基金招商及项目培育功能,壮大产业基金体量,力争推动设立三支投资基金:源阜生命健康产业基金,规划基金规模为10亿元,由上海源阜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管理,公司管理团队来自国内外知名高校及科研院所,具有丰富的基金募集、管理资本运作经验;中美绿色江苏海门健康产业投资基金,依托中美绿色基金等国家级大平台资源,重点围绕生物技术制药、精准医学、高端医疗器械等领域进行产业培育及项目招引;蓝海生命健康产业投资基金,规模为5亿元,由深圳蓝海创业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管理,专注医药健康投资,拟通过投资、孵化、引入方式支持海门医药产业发展。

五、组织保障

1.强化组织领导。结合江苏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创建工作实际,进一步建立健全海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创建工作领导机制,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持续强化工作推进。建立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定期报送制度,动态反映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创建工作经验做法和改革成效,常态化收集企业诉求、宣传最新政策,推进各项任务高效落实。

2.明确单位职责。各部门、区镇主要负责同志要认真履行好本区域、本部门服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第一责任人的职责,亲自研究部署,亲自组织推动,亲自解决问题。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创建工作领导组办公室统筹推进全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创建工作,重大事项及时提请区委、区政府研究协调解决。

3.鼓励改革创新。各部门、区镇积极承接上级民营经济改革试点,为全区乃至全市、全省民营经济改革探路先行。各部门、区镇要争做改革试验田,落实“四敢精神”,在法治框架内积极探索原创性、差异化的改革措施,形成善于破解难题、勇于干事创业的良好局面。

4.加强政策扶持。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原则,梳理总结近年来海门服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好的经验做法,对实践证明行之有效、民营企业满意度高的政策举措,一以贯之加以推进。各部门、区镇要加强对海门民营企业发展需求研究,对民营企业诉求力求及时妥善回应和解决,不断提升民营企业发展信心。

5.善于宣传推广。将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创建工作纳入全区宣传工作重点,通过新闻发布会、部门访谈、情景演练等形式,全面系统地开展示范创建和涉企政策宣传推广。及时总结推广创建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形成“比学赶超”浓厚氛围,让民营企业和社会各界0.1元入场捕鱼知晓和享受到海门高质量发展带来的红利。

附件:1.海门区培育创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工作领导小组及组织架构

    2.海门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培育工作清单

附件1

海门区培育创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工作领导小组及组织架构

组 长:沈旭东 区委副书记、区政府区长

副组长:杨江华 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统战部部长

周国强 区委常委、区政府常务副区长

宋 涯 区委常委、区政府副区长

张文锦 区政府副区长

王一兵 区政府副区长

王 瑊 区政府副区长

茅敏勇 区政府副区长

宋 民 区政府副区长、区公安局局长

徐 骏 区政协副主席、临江新区党工委书记

成 员:冯 斌 区政府办公室主任

   范燕燕 区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区公务员局局长

   沈小明 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区新闻出版局(版权局)局长

   陆警岗 区委统战部副部长、区工商联党组书记

   祝卫兵 区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

   黄 燕 区人民法院副院长

   张 斌 区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

   郁 逵 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朱建军 区教育体育局局长

   黄 玮 区科学技术局局长

   江新忠 区公安局政委

   从建军 区民政局局长

   高志雄 区司法局局长

   陈咏梅 区财政局局长

   冯 新 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

   刘志凌 海门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局长

   刘华军 海门生态环境局局长

   陈 杰 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

   张 磊 区城市管理局局长

   黄 辉 区交通运输局局长

   顾煜辉 区水利局局长

   倪卫彬 区农业农村局局长

   顾 健 区商务局局长

   姚继伟 区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局长

   徐 赟 区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

   葛小军 区应急管理局局长

   杨忠平 区审计局局长

   邹 宇 区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办公室主任

   潘卫星 区行政审批局局长

   严雪松 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

   陆 杨 区医疗保障局局长

   王洪新 区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局长

   葛文骅 区区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主任

   赵 江 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主任

   黄健辉 区投资服务中心主任

   张 成 区总工会主席

   陆 琰 海门区税务局局长

   陈冯军 人民银行海门支行副行长(主持工作)

   杨晓梅 南通海关驻海门办事处主任

   黄金鑫 海门供电公司总经理

   秦风雷 临江镇党委书记

区委常委、区政府副区长宋涯同志负责牵头推进全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培育工作,各副区长分别负责各自分管领域的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郁逵同志任办公室主任,金晶同志任办公室副主任。临江新区围绕海门生命健康产业培育项目成立工作专班,负责项目整体落实推进。

附件2

海门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培育工作清单

(完成时限2023—2024)

序号

主要任务

(特色项目)

重点工作举措

牵头单位

配合单位

1

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

民营企业产品质量抽检整体合格率90%以上。加强民营企业首席质量官培训,新增首席质量官100名。新增质量管理体系获证企业40家。落实小微企业“苏质贷”10家。

市场监管局

地方金融

监管局

2

指导民营企业淘汰落后标准,积极推动民营企业参与各类标准制修订工作,制定各类标准100项,其中国家、行业标准8项。

市场监管局


3

培育电梯维保星级单位2家,聘请第三方机构完成对海门区50家起重机械使用单位的监督检查。

市场监管局


4

推动40家以上民营企业实现专利技术转化120件以上,推动50家以上创新型民营企业实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6亿元以上。

市场监管局

地方金融

监管局

5

推广应用“公平竞争e审查”监测评估信息化系统,实现政策文件公平竞争审查全覆盖,及时清理妨碍统一市场公平竞争的政策措施。

市场监管局

财政局

6

投标保证金、履约保证金即时退还。进一步减轻民营企业资金占用成本,缓解资金压力。建立履约保证金智能管理系统,项目完成即实现履约保证金退还。

公共资源

交易中心

财政局

住建局

交通运输局

水利局

7

“双随机、一公开”移动APP使用率不低于30%。做到分类分级“精准查”、引导监管资源“好钢用在刀刃上”。

市场监管局


8

开展民营企业信用修复培训和指导,引导和服务行政相对人主动纠正违法失信行为,保障信用主体合法权益,全力为民营企业纾困解难,发挥信用建设对优化营商环境和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

发改委

市场监管局

9

营造综合更优的政策环境

研究落实出台支持民营企业稳增长、调结构、强能力和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的政策措施,加大财税支持力度,降低民营企业运营成本,提振民营企业发展信心,实现高质量发展。

发改委

财政局

各有关部门

10

深化“万事好通·马上办”平台作用,加强一站式企业发展数字化服务平台建设,制定实施平台运行管理办法,优化政策解读、匹配、兑现、企业诉求等方面的服务功能。

发改委

行政审批局

各有关部门

各区镇

11

围绕辖区民营企业产品,实施本地工业产品对接本地市场专项推介工程,采取“线上”+“线下”两种模式,助力民营企业推广产品,促成辖区民营企业间合作发展。

发改委


12

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平均年化综合担保费率不超过1%。民营企业通过合作银行申请转贷服务,1000万元以下、10天以内的转贷业务实行优惠费率,日利率低至0.3‰以内。

地方金融监管局


13

推广“苏岗贷”政银合作产品,持续发挥省市普惠金融发展风险补偿基金作用,积极推进“小微贷”“苏科贷”“江海贷”等财政金融合作产品信贷业务。

财政局

地方金融监管局

人社局

14

贯彻落实《0.1元入场捕鱼进一步做好富民创业担保贷款工作的通知》,拓宽富民创业担保贷款享受对象,对于重点群体第一次贷款据实全额贴息。

人社局

财政局

人民银行海门支行


15

根据《南通市城市绿色货运配送企业考核管理和车辆运营奖补方案》,对认定为城市绿色货运配送民营企业且企业新能源配送车辆符合相关条件的,给予每辆最高不超过2万元的运营奖补。新增40个新能源配送车辆临时停靠泊位。

交通运输局


16

正常留抵退税平均办理时长压缩到5个工作日内,缓解民营企业资金压力。大力推行社保优惠政策“免申即享”办理模式,减轻民营企业负担。

税务局

人社局

医保局

财政局

17

在重点民营企业设立涉企收费检测哨点,指导民营企业设置收费联络员,畅通民营企业求助反馈渠道,在金融、公用事业单位建立涉企收费督导制度,防范违规收费行为。

市场监管局

水利局

供电公司

18

根据《南通市科技创新促进条例(草案)》,对财政资金支持的探索性强、风险度高的科研项目,未取得预期成效但尽到勤勉尽责义务的,可以免予追究相关责任,最大限度解放和激发科研人员科技创新的巨大潜能,进一步促进创新能力提升和科技成果转化。

科技局


19

营造公正透明的法治环境

严格执行市场监管领域轻微违法首违不罚、免予处罚、减轻处罚、不予行政强制措施“四张清单”。新增广告、商标、计量等轻微违法从轻处罚“第五张清单”。

市场监管局

司法局


20

推行执法前召开执法告知会;执法中召开现场启动会;执法后召开警示教育会,充分发挥警示教育作用,指导民营企业及时自查自纠,认真整改同类问题隐患。推进“线上预警监测+线下精准执法”非现场监管,提升线上巡查比例,营造“无事不扰,违法必究”的环境。

应急管理局


21

开展法治活动进企业各类活动,为中小微民营企业提供公益性法律服务。加强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法律服务,推出涉企法律服务清单,开发一批涉企法律服务产品。加快推进民营企业公司律师制度,推动有条件的民营企业设立公司律师。

司法局


22

创新开展行政裁量基准和免罚轻罚清单专项监督和联合监督,以监督效能促进执法质量提升,为民营企业释放0.1元入场捕鱼发展空间。帮助失信民营企业开展信用修复,恢复正常生产经营。加强包容审慎执法和免罚轻罚清单实施培训,提升执法规范化水平。

司法局


23

出台公安机关服务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二十条措施,优化警务服务供给结构,提升公安服务品质;组建商会警务服务站“商无忧”服务队伍,全力保障中小微民营企业健康发展。

公安局

工商联


24

开展涉企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专项行动,加强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建设,积极推动在民营企业中建立人民调解组织。推广商业秘密在线公证,创新“公证+金融”服务模式,充分发挥公证书的强制执行效力,助力防范化解金融市场风险。

政法委

司法局

社会矛盾纠纷

调处中心

25

为涉诉纠纷的民营企业提供便捷司法服务,涉诉的民营企业得到高质高效办理。推动0.1元入场捕鱼纠纷解决在诉前,降低民营企业维权成本。纵深推进“分调裁审”改革,探索繁简分流新模式,让简案审理驶上“快车道”。编撰行业经营法律风险防范建议宣传册,深入企业开展常态化普法宣讲活动。

法院


26

常态化开展涉企案件集中执行,建立执行案款发放“绿色通道”。深化“365”全流程无纸化执行模式改革,建立执行无纸化运行新机制,推进执行一键式管理系统建设,确保各类执行事务及时妥善处理,续封续保、解封解冻等工作高效顺畅办结。

法院


27

加大对民营企业合规改革试点工作力度,针对民营企业合规经营、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方面的问题,向涉案民营企业精准制发检察建议,帮助民营企业建章立制、堵塞漏洞,建立并执行有效的合规计划。引入第三方监管、评估、指导企业认真落实合规整改,完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促进民营企业合规经营。

检察院

司法局

工商联

28

畅通民营企业退出通道,简化破产案件办理流程,降低民营企业破产成本,引导、强制低效无效民营企业依法有序退出。发挥破产救治功能,对于暂时陷入困境但具有挽救价值的民营企业,通过预重整、破产重整、和解等程序,解决债务危机,帮助民营企业再生。持续完善数据协同“执破融合”制度体系,推动执转破工作执行信息化资源与商事审判全面融合,进一步提升破产审判效率。

法院


29

特色项目:

海门生命健康产业培育项目

与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合作创建长三角药物高等研究院。在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的引领下,与安徽中医药大学、江西中医药大学、沈阳药科大学、南通大学等长三角区域内外知名医药类高校合作,创建长三角药物高等研究院。

临江新区

科技局、相关

区镇

30

实施高端人才培育服务生物医药产业战略。以生物医药研发应用为导向,学科专业设置主动响应产业需求,制定符合高层次药学人才培养需求的课程体系,培养出来的学生适应企业需求,实现人才培养与行业企业、区域发展对接联动,产业链、创新链、教育链、人才链相互牵引、相互强化。

临江新区

人才办、相关

区镇

31

以原创新药转化与产业化为核心,打造生物医药创新体系和研发生态,积聚科创民营企业。依托模式动物中心、药物安全性评价平台、药物CDMO中心等核心单元,打造原创新药研发平台体系,培育创新药物研发产业生态圈,集聚高质量新药研发创新企业,促进新药研发产业发展,打造“东布洲科学城”品牌。

临江新区

科技局、相关

区镇

32

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用辅料质量研究与评价重点实验室”为支撑,打造中国药用辅料科技创新高地、企业产品集聚地。推动在海门设立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药用辅料研究中心,在海门形成药用辅料研发和产业化基地,驱动新型高端药用辅料自主创新研发,致力解决药用辅料科研短板和产业化转化问题。

临江新区

科技局、相关

区镇

33

发展我国领先的特殊食品科创平台,培育大健康新产业。依托长三角药物高等研究院的高校伙伴、企业伙伴等,以“科技+人才+产业化投融资”为主体,培育、发展特殊食品这一大健康新产业。在东布洲科学城积极布局健康食品产业,引进冬泽特医、百年妇儿亿康食品等食品企业布局,建设特殊食品产业的优势聚集。

临江新区

科技局、相关

区镇

海政发〔2023〕17号.doc

解读:点击查看

图解: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