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区科技局一天连办两场培训会——2024高新技术企业申报培训会和创新载体服务体系建设专题培训会。“这两场培训可以说是干货满满,为来年的科技工作打下了扎实基础。”区科技局高新技术科科长曹宝峰告诉记者。
培训现场座无虚席,特别是2024高新技术企业申报培训会,原本80多家企业报名,但最后参加培训的人数大大超出了预期,区科技局工作人员临时增添了座位。负责登记签到的工作人员说:“有的企业报名时填了一人,但现场来了两个,甚至三个人,可见他们对这场培训相当重视。”据了解,此次培训主要集中三种类型的企业,一是2024年即将到期的有效高新技术企业,这部分企业有一定基础,在明年高企资质到期前,要围绕高企认定新的变化作充分的准备;二是今年已申报过高新技术企业的,企业目前一些条件还不成熟,可能不被认定通过,这些企业参与培训后要为明年再次申报打下基础;三是前期科技局新摸排的一部分正在准备申报的企业,他们基础相对较弱,通过这次培训,在申报高企过程中可以理清思路,了解申报要点,从而尽快成长,尽快认定高企。
曹宝峰介绍:“今年海门共推荐了271家企业申报高企,比以往申报数量有较大幅度增长,企业质态还有提升空间。前两个批次的认定结果,省里已进行反馈,64家企业通过了45家。后面我们将跟进其他尚未公布认定结果的企业,在走访中进一步围绕这部分企业做好高企培育和维护方面的准备工作。”
在另一场创新载体服务体系建设专题培训会上,区科技局、投资服务中心、国资办相关领导,各区镇涉及载体建设的分管领导、科技助理,以及我区各国有企业涉及载体工作的分管领导,各载体运营单位负责人悉数到场。讲师授课时,大家纷纷做笔记,也有人一边听一边拿出手机迅速将屏幕上的PPT内容拍下。“这场培训就是‘及时雨’,对我们这些科创载体的运营者有不少启发,也为今后的工作开拓了思路。”开发区武珞科创园总经理杨涛听完专家讲课后对记者说。
近年来,区科技局高度重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切实聚焦企业科技创新需求,深入做好企业服务,为全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从这两场培训会,一方面可以看出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快速增长,以及企业自身寻求科技创新的意愿在不断提高。另一方面,科技服务工作者的整体水平、能力也在不断提高。”区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黄玮表示,下一步将以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按照“突出源头、引培并举、整体联动、系统推进”原则,健全创新型企业链式培育模式,构建“科创项目-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创新型领军企业-科创板上市企业”企业全成长周期支持体系,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全面开启新一轮“创新海门”三年行动,加快打造“长三角区域科技成果转化首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