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下30多米的深处,一条“钢铁巨龙”正昼夜不息地向前掘进。前日下午,世界级工程海太长江隧道建设现场传来捷报:承担右线隧道施工任务的“江海号”盾构机成功前行突破1500米大关!目前,“江海号”已经依次下穿了江北大堤、通海大桥等关键点位,即将穿越新通海沙围堤,正式进入长江。
海太长江隧道线路全长约39.07公里,隧道长11.185公里,其中盾构段隧道长9.315公里,采用开挖直径达16.64米超大直径盾构机施工。“这么长的掘进距离,在国内比较少见。”中铁十四局海太长江隧道项目“江海号”盾构机机长张嘎介绍,“长距离盾构掘进对刀具、盾尾刷的磨损较大且比较难处理。为此,在盾构机生产之初,我们就进行了针对性设计。对刀具切削土体的刃部焊接大尺寸、高硬度的合金,有效提高其使用寿命;对盾尾刷型式材料采用加强型,同时通过增加油脂泵、油脂润滑密封点位数量,起到提高润滑效果、增强密封性能的作用,有效延长其使用距离。”
“江海号”盾构机,这台重约5000吨的庞然大物,自4月9日始发以来就面临着极为复杂的地质条件挑战。“每前进一环,都是技术与勇气的考验。”张嘎告诉记者,施工团队采用智能掘进系统,实时分析前方地质情况,动态调整掘进参数。“我们建立智能管理平台,实时监控盾构机的运行状态、周边环境变化等,任何细微异常都能及时被发现和处理。”张嘎指着控制室的大屏幕说。记者在施工现场看到,隧道内管片拼装、同步注浆等工序井然有序。施工人员实行24小时轮班作业,确保盾构机不停机、掘进不中断。
环保措施同样严格。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渣土经处理后被运往指定堆放场,用于后续土地复垦和绿化工程;施工废水经过专业设备处理达标后才排放,最大限度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目前,“江海号”盾构机正以日均12米至16米的速度向下一目标持续平稳推进。按照计划,隧道右线将于2027年贯通,整个海太长江隧道项目预计2028年建成通车。“我们会确保工程安全优质高效推进,力争早日建成这条联通长江南北的交通大动脉,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贡献力量。”中铁十四局海太长江隧道项目总工程师游少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