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是全国安全生产月,今年的主题是“人人讲安全,个个会急救——查找身边的安全隐患”。为筑牢残疾人安全防线,提升残疾人应急自救与互救能力,海门区残联于6月23至27日,组织专业人员走进残疾人托养中心、通光集团、亨通线缆、净海暖通、金呢集团5家残疾人集中就业单位,开展消防安全及应急救护培训活动,各单位安全专员和残疾人等150多人参加培训。
消防培训:排查隐患筑牢“防火墙”
培训以“查找身边的安全隐患”为核心,通过事故现场视频教学,系统讲解单位消防安全责任、消防安全二十条与逃生十条等重点知识。针对电气火灾高发问题,着重强调安全用电规范:严禁插座超负荷用电,手机充电完成后需及时断电,电瓶车禁止长时间充电,必须使用专用充电线在指定区域充电,禁止进楼道或乘电梯。同时明确要求各单位严格保持消防通道畅通,杜绝货物占道等违规行为。
此外,培训对厂区电瓶车充电棚消防标准、消防器材定位摆放规范进行专项解析,精准识别现存不合规现象及潜在安全隐患,并制定细化整改方案,为厂区消防安全管理构建起坚实制度屏障。
在火灾应对教学上,讲师详细教导残疾人正确拨打119火警电话,明确报警需提供的关键信息;传授用湿毛巾捂口鼻、弯腰低姿前行等逃生技巧。在消防器材使用教学中,通过现场展示灭火器使用方法,细致讲解操作原理,并安排实践操作,让残疾人亲身体验“提、拔、握、压”的操作要领,掌握初期火灾扑救技能。
应急救护:实操演练掌握“救命术”
应急救护培训环节,讲师借助人体模型,对心肺复苏术和海姆立克急救法进行了专业且生动的演示。讲解心肺复苏术时,从判断患者意识和呼吸,到胸外按压的精准位置、深度和频率,再到开放气道与人工呼吸的操作要点,每个环节都清晰呈现。随后,组织残疾人进行实操演练,确保他们熟练掌握这一关键急救技能。
针对海姆立克急救法,讲师用“剪刀、石头、布”的简易口诀,将复杂的急救步骤转化为便于记忆的动作:“剪刀” 指在肚脐上方两横指处定位,“石头”是一手握拳置于定位处,“布”则是另一手包住拳头,快速有力地向内、向上冲击腹部。残疾人通过现场演练,对这一急救方法印象深刻,切实提升了应对气道异物梗阻等突发状况的能力。
走访拓岗:双向赋能护航就业路
培训期间,残联工作人员深入厂区同步开展走访拓岗活动。通过与企业负责人、残疾人员工面对面交流,全面了解残疾人工作岗位适配情况,倾听单位用工需求和意见建议。同时,积极宣传残疾人就业优惠政策,让企业和残疾人充分知晓政策利好,既助力企业优化残疾人用工环境,又为残疾人拓宽就业渠道,实现了安全培训与就业帮扶的 “双推进”。
此次培训不仅是对安全生产月主题的积极响应,更是对残疾人生命财产安全的有力保障。未来,海门区残联将持续关注残疾人安全与就业问题,为残疾人创造更安全、更优质的工作和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