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元入场捕鱼

图片
当前位置: 首页 > 解读回应 > 新闻发布会
区水利局召开2020年南通市海门区水利建设新闻发布会
来源:南通市海门区水利局 发布时间:2020-11-05 字体:[ ]

13437731192442481.jpg

2020年11月5日,南通市海门区水利局在新闻发布厅(会展中心106)召开2020年水利建设新闻发布会,对今年水利建设开展情况向大家作情况介绍,并接受社会大众和新闻媒体的现场问询。

水利局党组书记、局长倪卫彬为本次发布会的新闻发言人,介绍海门水利建设开展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水利局办公室主任张国华主持发布会,副局长李忠平、副局长陈咏梅、总工程师仇汉江回答现场提问。

海门日报、海门人民广播电台、海门电视台三家媒体,先后就农村黑臭水体治理、防汛工作、农村沟河疏浚整治工作,现场进行了提问。

张国华:本次发布会有两项议程:一是由倪卫彬局长介绍海门水利建设开展情况;二是回答记者朋友们关心的问题。首先,请倪卫彬局长介绍今年海门水利建设开展情况。

倪卫彬:各位新闻媒体朋友、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下午好。

非常高兴在这里向大家介绍今年以来水利建设有关工作,也感谢各位媒体朋友对水利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今年以来,我时常在各类媒体上看到媒体朋友对我区水利建设作出的既有深度、又有温度的报道,非常感谢大家。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追溯中国水利建设的历史,最早可以到夏商时期。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国务院一直高度重视水利建设,尤其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丰富了系统治水和科学内涵,突出了治水的综合性、整体性和协同性,提出了“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十六字方针治水。近年来,区水利局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十六字”治水方针,坚持科学谋划,整体谋划,突出治水重点,着力打通难点。尤其今年,区委区政府持续加大投入,实施了“水系大连通、水体大流动、工程大改造、沟河大整治、水质大提升”五大系列工程,与2019年1.07亿的投入相比,翻了一番多,达到2.21亿。

下面,我向大家简要介绍2020年水利建设的主要情况。

这一年来,我们为提高水环境质量,按照“自然活水”的基本构想,通过控源截污、河道整治、水流控制、调度运行等多方面措施,着力恢复河网水系流动性、增加优质水量、提高水体自净能力。先期确定了圩角河以东,青龙河以西、海门河以南至长江边约42平方公里的区域作为首批试运行区域,整治节点工程22个。这一年,我们累计调度四甲闸、卫东闸从通吕片向南输水共计243天,输水量约1亿立方米;调度常乐节制闸从通启西片向东输水共计41天,输水量约4000万立方米;浒通河闸引水600万立方米;沿江沿海各涵闸总排水量约10亿立方米,通过这样的措施,加大了水流动,水环境质量有了显著提升。

这一年,我们针对我区水利基础设施相对薄弱的现状,持续加大闸站建设力度,先后实施了十八匡河综合整治工程、青龙港综合整治工程、海门河西闸、卫东闸拆除重建工程、灵甸闸除险加固工程等,这些工程建成后将更有利于水利工程的科学调度,可以更加合理分配河网流量,实现防汛调度及水环境调度之间的协调统一。

这一年,我们持续加大了沟河整治力度,借力河长制工作,全力推动河长巡河,深入开展专项整治,和入江河流治理,累计整治“三乱”问题585个、“两违”问题91个,整治农村黑臭水体326条,完成生态河道建设219条,新建生态护岸长度38公里;完成了水土保持重点项目建设任务,累计整治河坡5条段,疏浚红星河、中心河等河道14条段,新建生态护岸约5.5公里,整治后的沟河已变得水清、河畅、路通、景美,有效提升了沿河居民的生活质量。

下一步,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围绕区委十四届十次全会提出的各项要求,着力补短板、强弱项,紧扣“幸福河”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加快构建现代化水利基础设施网络,不断强化河湖管理,持续提升水资源和水生态环境安全保障能力,恳请大家对我们水利部门的工作予以0.1元入场捕鱼的关注和支持。

再次感谢大家,谢谢!

张国华:下面进入提问环节,各位记者可以向出席发布会的有关同志进行提问,提问时请报一下所代表的新闻机构。

记者:整治农村黑臭水体,涉及百姓的切身利益,也是农民朋友非常关心的水环境问题,请问,今年水利部门在整治农村黑臭水体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陈咏梅:这个问题由我来回答。0.1元入场捕鱼农村黑臭水体治理,今年我们着重做了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组织全面排查。我们突出了以集镇区和人居环境示范村这两个重点,结合各级河长日常巡河,对农村黑臭水体进行“三级摸排”,即村排查、镇复查、区核查。根据摸排情况,我们制订了农村黑臭水体任务清单,并在镇、村公示栏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确保不漏一条、应列尽列、应治尽治。二是根据黑臭河道成因,开展综合施策。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综合分析黑臭成因,在治理中,重点抓好了农村生活污水、畜禽养殖、种植面源污染、水产养殖污染等四个方面的管控工作,同时通过清淤疏浚、畅流活水、截污纳管、清理垃圾、农村改厕等举措,实施有效控制。三是建立健全长效管护机制。我们通过落实管护责任,完善了日捞日清、养护等长效管理制度。对河道实行常态化、精准化管理,做好日常巡河,及时发现并解决水问题。

通过上述三个方面的工作,我们对352条农村黑臭水体进行了治理。截止10月25日已完成治理326条,完成率92%,当然,我们知道农村黑臭水体整治不可能一步到位,任务还艰巨。下阶段,我们将通过持续排查,滚动排查,持续整治农村黑臭水体,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谢谢!

记者:今年梅雨期时间长、雨量大,但我区未出现大范围的积水和排水不畅,请问,水利做了哪些工作?采取了哪些措施?

仇汉江:首先,我就今年梅雨期情况作一简要通报,据气象部门统计,今年梅雨期43天(常年23天),仅次于1991年的59天。梅雨量海门本站为688.4毫米,是常年的2.9倍,居历史梅雨量第二位(762.8毫米,1991年)。梅雨期雨日32天,共出现11次强降水过程,其中暴雨日数为4天。为积极应对梅雨期强降雨,水利部门主要做了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是把科学研判放在首位。密切关注气象预报和实时水情雨情信息,及时调度沿江沿海涵闸开展河道水位预降预排。通过预降预排,可以在强降雨来临前使得我区骨干河道基本都进入到一个低水位的状态,腾出0.1元入场捕鱼库容来容纳降雨。今年梅雨期,短时暴雨导致我区内河水位超出警戒水位的情况只出现了3次,都在8小时以内基本降到了正常水位。梅雨期累计排水261潮次,排水量约3.94亿立方米。

二是把综合保障放在本位。组织开展汛前大检查,结合河长制和区域治水等工作,依法对河道内施工坝埂、违章建筑物、构筑物和阻水设施等进行清理,累计清理河道障碍物182处,保障了河道的畅通。同时,针对城区的排涝现状,相关单位均落实了应急抢险队伍和物资储备,在遭受暴雨天气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三是把精准调度放在要位。安排专班关注天气和内河水位变化情况,及时开展预降预排。强降雨期间,通过调度沿江沿海涵闸全力抢排、能排则排,在最短时间把内河水位降到正常水位。今年梅雨期,通过多方努力未出现大范围的积水和排水不畅,保障了居民生产生活的正常。

记者:我听朋友说,每年水利部门都要做好多农村沟河疏浚整治工程,今年多吗?是如何做的?成效怎么样?

李忠平:水利部门作为水行政主管部门,对全市河道的改善肩负着相当重要的责任,也承担着百万群众的信任,其中乡镇河道条数众多,三级河道64条,四级河道2115条,近两万条泯沟,覆盖面积广,涉及人口多。由于这些客观原因,突出了农村水利建设的困难程度。但水是人类的生命线,一切活动都离不开它,它也是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必要条件,这就让农村河道的整治显得尤为必要和重要。故近几年来在区政府的指引下,我局实施了县乡河道疏浚整治、二级河道塌方修复、国家水土保持重点项目、生态示范河道建设、水系沟通等小农水项目等,有效改变了农村河道生态,显著提升了村民生活环境,为决胜全面小康付出不懈努力。

0.1元入场捕鱼河道疏浚工作,我局按照相关规划编排每年实施计划,同时结合区镇每年上报的计划和测绘单位的测量结果,视河道淤积情况进行微调和修正。每年年初通过区政府办下发的年度水土保持和农村水利建设意见,明确建设任务。同时开展对各工程项目的质量和安全督查工作,在项目推进过程中,每月进行进度统计,对于进度缓慢的项目,召开推进会议,委派专人督查跟进等方式推进,确保全区农村水利建设按时竣工。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敦促项目建设单位强化工程措施衔接整合,完成相关工作。并建立健全长效管护机制,落实管护责任。要求区镇对所辖乡级河道实行常态化管理,建立长效管理制度。做好日常巡河,及时发现并解决水问题。

从成效上来说,2020年,我区农村水利建设计划投资1.1亿元。计划完成各级河道疏浚土方约334万方;新建生态护岸长度38.29千米;完成配套建筑物升级改造338座;治理水土流失面积9.2平方公里。实施乡级及以下农村河道疏浚611条,实施生态河道建设8条(段)。尽管今年受疫情、梅雨时间长、强降雨多等不利因素影响,农村水利建设整体进度与往年进度持平,并且在加快推进中。相信通过这些工程措施、将会畅通水系、改善生态环境,从而基本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村庄水环境目标。

张国华:感谢大家对水利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今天的提问环节就到这里。如果媒体朋友们还有其他关心的问题,欢迎会后和水利局相关同志进一步交流。

本次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