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元入场捕鱼

图片
良田丰收成为可观可感的现实图景
海门高标准农田建设助推“小田并大田”经验做法在全市推广
来源:海门日报 发布时间:2024-11-01 字体:[ ]

日前,南通市农业农村局下发《0.1元入场捕鱼转发南通市海门区高标准农田建设助推“小田并大田”经验做法的通知》,要求各地借鉴学习,并结合实际加强工作总结,深入剖析耕地细碎化问题原因和化解之策,助推南通市高标准农田建设再上新台阶。

耕地的碎片化会影响农业生产机械化作业的推进,制约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为了深入解决这一问题,我区于2011年起正式启动高标准农田建设,在认真贯彻落实省、市高标准农田建设要求的基础上,创新探索一系列具有海门特色的经验做法,如“先流转后建设,先整治后配套”、集中代建和标后管理等。农田悄然发生着改变,“小田”减少了,成方连片的“大田”增加了,土地利用率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益稳步提升,跑出富民强村“加速度”。截至目前,全区累计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项目103个,面积51.32万亩,占三调永久基本农田面积的82.92%。

海门能顺利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与前期准备充分密不可分,督促设计单位必须走进现场勘察,详细了解项目现场的具体情形;要求项目区镇深入群众,听取他们的真实想法,把土地矛盾化解在萌芽阶段。“我们始终按照自愿原则,一体推进零星田块整合和空间置换腾挪,对想要继续耕种的农户,可优先在‘大田’选取地块作为‘自种区’;对不想耕种的农户,将其土地列入‘流转区’,由种植大户承租并给付租金。老百姓都很支持我们的工作。”长期奔波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一线的悦来镇农社局副局长张永波说。在项目规划设计编制和施工图的评审环节,安排专家、部门、项目区镇等多方参与,高标准、严要求比选规划方案。

在高标准农田建设环节,我区充分利用高标准农田土方工程的财政资金,以废旧房屋、三棚、废沟塘为突破口,变废为宝,挖掘土地潜能。开展土地综合整治,合理调整田块大小,控制田面高差,提高田地平整度,平整后每块田块的宽度从原来30至50米变为100米左右,为粮食规模化经营,机械化作业夯实基础。悦来镇悦南村地理位置相对偏僻,过去因土地零散、细碎,农业发展难成气候。2023年,该村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土地连片程度由原来的7至8亩提高到50亩以上,建设面积共计960亩,吸引稻麦种植大户争相选地承租,一到农忙就随处可见现代农机穿梭田间忙碌的模样。

为做好“小田并大田”后半篇文章,我区创新思路、主动作为,与江苏沿江农科所等科研院所合作,对平整后的土地采取土壤改良等措施,切实提升耕地地力。同时,自2021年起,我区利用本级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结余资金,在高标准农田项目区配套建设功能性用房,为稻麦等产业的链式发展提供支持,其中粮食烘干中心8座,仓库1.61万平方米,晒场3万多平方米,利用率达100%。2022年,常乐镇双乐村专业合作社将仓库进行合规化改造,建成一条大米加工生产线,开始集出售、服务于一体的稻米全产业链发展。去年,合作社注册了“赛翁”牌大米商标,年增加收益10万元。

随着农田可持续利用水平和综合生产能力持续提升,粮食规模化经营能力越来越强。从2012年至2023年,全区粮食种植面积由58.34万亩扩大到79.59万亩;粮食产量由18.43万吨增加至25.84万吨;耕地质量等级提高0.27个等级;先后建成以悦来、临江为核心的10万亩粮食生产示范片,以正余、常乐、海门街道为核心的5万亩高效特色示范片,良田丰收成为可观可感的现实图景。